你是不是经常想着“明天一定开始”,结果一个月过去了,计划还躺在备忘录里?明明知道该做事,可就是不想动?别急,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。
很多人以为拖延是“懒”,其实不是。背后的心理机制,比懒复杂太多。最核心的一个点——你不是在逃避事情,而是在逃避那种不舒服的感受。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:你要写一份PPT,可一打开电脑,就想刷手机,觉得浑身不自在。其实你不是懒得写,而是害怕自己做不好、害怕别人看完评价不好。为了避免这些“焦虑感”,你选择做一些“看起来有意义但其实毫无用处”的事,比如收拾桌子、泡杯咖啡,甚至刷几条短视频。
![图片[1]-三分钟看懂:为什么你总是拖延?背后真相比你想的狠多了!](https://community.niliukej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20250624185715564-2025年6月24日-18_56_55.png)
拖延,很多时候是完美主义+自我否定的合体。你越怕失败,就越不敢开始;你越想完美,就越容易拖。
那该怎么办?
别急着改变自己的一整套习惯,从最小的一个动作开始:
你可以只设目标为“打开电脑+新建文档”。
没错,就这一步,完成了你就赢了第一回合。
因为你要打破的,不是大任务,而是“启动”的那道心理墙。
再往后,你可以继续设定下一个小目标:“写三个字”,就好。哪怕写“我不知道”,也行。这叫“降低启动成本”。
关键不在于你写得多好,而在于你不再害怕迈出那第一步。
很多人不知道,其实每一个拖延背后,都藏着你想做好但怕搞砸的努力。你只是没找对方法。
顺便提醒下自己:不是你不行,是你的方法太笨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